無錫隱儒:王問(1497-1576)生平與草書(高明一)

2018-07-05

無錫隱儒:王問(1497-1576)生平與草書
 

香港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  高明一

 

    王世貞的〈三吳墨妙〉論述影響甚大,決定了明代書壇以吳門、松江為主,間及太湖、南京、寧波等地的書家,然未提無錫的王問,是為遺憾。嘉靖時期,王問是名望甚高的隱儒,文人爭購其書畫,王世貞在其他的言論對其草書甚為推崇,認為在陳淳之上。歷來對王問關注甚少,故從北京故宮、臺北故宮、香港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所藏的數件書蹟,簡略勾勒其一生要事與草書特色。

 

一、孝子辭官、隱居侍親

    王問,字子裕,江蘇無錫人。生於明孝宗弘治十年(1497),卒於明神宗萬曆四年(1576),享年八十。萬曆五年,其子王鑑(字汝明)請時任詹事府詹事兼侍讀學士的王錫爵撰〈廣東按察司僉事仲山王公墓誌銘〉,收在《王文肅公文集》卷九,文中記載「九歲能文,長益拓以學。正德己卯舉於鄉,壬辰舉禮部,不樂仕謁,歸六年,登戊戌進士第。」可知正德十四年(1519)為舉人,嘉靖十一年(1532)參加禮部會試,不樂當官,故未參加殿試而回鄉。直至嘉靖十七年(1538),四十二歲的王問才成進士,但才十年即辭官,隱居直到逝世。其緣由,王錫爵〈仲山王公墓誌銘〉記載:

 

    授户部湖廣司主事,出監稅徐州,尋以母憂。起,念樂莘公春秋高,疏改南職方主事便養,而樂莘公雅不欲行,先生則承命為繪扇三十握,握書一詩,曰:「月日一易之,如吾日侍也已。」歷陞車駕司郎中,尋擢廣東按察司僉事。瀕行,過省樂莘公于家,樂莘公亦念先生遠,愴然有决色,先生大悲而自循其裾,歎曰:「吾終不能為溫太眞」。行至桐江,賦詩十二詠以見志,遂投劾而歸。

 

    母親去世,丁憂三年,王問除服起官,想到年邁老父王澤,於是請調南京,欲接父親同住,但老父不離開無錫,命王問在三十把扇上賦詩繪畫,每日閱扇一把,當作在側服侍。後來,王問遠調廣東,回鄉探望七十八高齡老父,父親擔心此為永別,王問大哭,說:終不能效法東晉的溫嶠為了功名而割去親情。拜別父親,行至浙江桐江,此為富春江的上游,即錢塘江流經桐廬縣境內一段稱之,賦詩〈桐江十二詠〉,表明歸養之志。

   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王問〈隱寶界山圖〉,絹本,墨筆,縱116公分,橫62.5公分。(圖1)自題:

 

    寶界山,余讀易廬在焉。嘉靖戊申始得辭嶺南之命,寄傲其間,靜志遠交,可以寡過矣。詩曰:荒山雨雪暮寒時,碧樹臨湖橘柚垂。歸棹複尋漁徑入,幽居更向穀雲移。鱸如張翰思偏早,酒為淵明釀已遲。木石久諳麇鹿性,野人相見莫相疑。仲山王問寫並書。

 

    「嘉靖戊申」為嘉靖二十七年(1548),王問辭去廣東按察司僉事。王問畫風在朱謀垔《書史會要》卷四記載王問「筆墨稍落南路,雖為吳人,不入吳派。」細觀〈隱寶界山圖〉實為浙派風格,此山位於無錫西面,在蠡湖和太湖之間,王問隱居於此,寳界山也因王問而成為名山,王世貞《弇州四部稿》卷四十九詩部〈題王子裕僉憲詩畫冊後〉:「江東再見王摩詰,寳界山頭即輞川,一自丹青句題後,白雲秋色重蒼然。」即把寳界山比喻成王維的輞川。

    隱居時的要事為倭寇侵犯,時間在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,當時海盜王直侵擾蘇州、松江等地,為了八十老父,王問舉家避居南京,《王仲山先生詩選》卷二有〈奉親避倭金陵作。嘉靖甲寅,親年八十矣。不樂聞倭警,遂避去之〉一詩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同年胡宗憲任浙閩總督,方平定倭寇,見卷三〈元日登惠山絕頂,望海上,贈總督梅林胡公〉、卷五〈連歲倭寇弗靖,用軫皇念,乃三易主帥,丙辰秋乃屢奏捷,南土獲安,喜而賦此,上總制胡公〉二詩。亂平後數年,王問請歸有光製作〈寳界山居記〉,歸有光於嘉靖二十一年(1542)遷居嘉定(今屬上海),嘉靖四十四年(1565)中進士,授浙江長興縣令才離開。歸有光作此文時,未至此處,以自己早年在吳郡萬峯山讀書所見景色來摹寫。王問甚喜此文,餽贈名畫與酬金。後來,歸有光到無錫時,王問請求為嘉靖三十七年(1558)以八十九歲高齡善終的父親作墓表,於是有〈封奉政大夫南京兵部車駕司郎中王君墓表〉一文。從王問的簡略生平可知,其後半生的隱居,以奉養年邁父親為重心。

 

二、王問《煮茶圖》:惠山竹爐煮茶傳統

    王問父親去世之年,繪製了〈煮茶圖〉,紙本,墨筆,縱29.5公分、橫383.1公分,現藏於台北故宮(圖2)。〈煮茶圖〉繪製白描人物三人,風格類似浙派的吳偉。左面主人席地坐於竹罏前,聚精會神,挾炭烹茶,竹罏上置提梁茶壺。對面文士與僮僕持一手卷,文士揮毫,狀至愉悅,僮僕收卷,欣賞墨跡。席上備有筆、硯、茶罐、香爐、書卷等。呈現了文人相聚,論書品茗的清閒。圖後王問書有自作〈茶歌〉一首:

 

    華山前,玉川子,先春芽,龍竇水。石鼎竹爐松火紅,魚眼湯成味初美。君不見,真陽動時氣滿盈,萬簇旗鎗海雲裡。纖手摘來清露溥,黃金臺畔香塵起。宜州陽阮何足奇,中泠雪鳴無乃是。琉璃窓下三啜飼,頓覺清寒沁人齒。數片中涵萬斛花,焦吻枯腸一時洗。雅州老僧將未已,指點一翁柱下李。品嘗未竟一夜僊,走入青城暮山紫。祗問留題石公水,霧鎖雲封幾千祀。仲山王問書於寶界冷抱一廬。

 

    書寫的地點為隱居之處:寶界山的「冷抱一廬」。「玉川子」即唐代的盧仝(795-835),好飲,有〈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〉一詩,人稱「玉川茶歌」,說到喝茶不同階段的感覺:「一碗吻潤喉;二碗破孤悶;三碗搜枯腸;唯有文字五千卷;四碗發輕汗,平生不平事,盡向毛孔散;五碗肌骨清;六碗通仙靈,七碗吃不得也,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。」此詩與陸羽《茶經》齊名。

    〈茶歌〉句中「石鼎竹爐松火紅」是「竹罏煮茶」的典故,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,王紱自山西大同謫戌,回鄉無錫,即至惠山聽松庵,寓居療疾。癒後,為庵之「秋濤軒」牆壁繪飾〈廬山圖〉。不久,友人潘克誠來看畫,恰有湖州竹工至庵,於是庵主僧性海與王紱、潘克誠共商,以古制編製竹茶爐,置於庵內。王紱繪〈竹罏圖〉贈與性海,並附〈詠竹茶爐詩卷〉。永樂初年,王紱離開惠山入事文淵閣,性海則轉赴蘇州虎丘,行前將竹爐留贈潘克誠。成化初,詩人楊模向潘氏後人求讓。成化十二年(1476),無錫人秦夔(1433-1496)為惠山寺作〈訪爐疏〉,並於楊氏處訪得,歸還聽松庵,於是竹茶爐失而復得,故作〈聽松庵復竹茶鑪記〉、〈復竹茶罏詩〉。成化、弘治間,無錫人盛虞曾仿製二罏,一贈其伯盛顒,一贈吳寬(1435-1504),並得吳寬、李東陽等人寫詩相贈。於是,吳門地區有沈貞吉(1400-1482)〈竹爐山房圖〉出現,此圖繪於成化七年(1471),現藏遼寧省博物館。後續有正德四年(1509),唐寅(1470-1523)繪製〈惠山竹爐圖〉,圖後祝允明草書〈竹茶爐詩〉。可見「竹罏煮茶」是對無錫而言,有歷史性的文化意義,王問〈煮茶圖〉的真正主角,其實是竹爐,而非兩位文士。

 

三、〈春夢婆詩卷〉:渴筆飛白草書代表

    王問傳世書蹟不多,當世對其書風也甚少描述,王世貞《弇州山人四部續稿》卷一百六十七〈文部‧墨刻跋‧王子裕先生墨刻五跋〉的記載,最為具體,特別是飛白渴筆草書:

 

    今王子裕先生乃能縱筆以飛白寫其辭,遒逸勁迅,神采飛動,真可謂兩合矣。余家藏陳道復書〈赤壁後賦〉其堅偉庶幾並駕,然飛而不白,終當讓先生一頭地也。

 

    右軍専用宣城諸葛兎毫,其書〈蘭亭〉則以鼠鬚為之,各適其合也。近來陳白沙先生縳茅草作筆,故白而不飛,遒而不能逸。王仲山先生多作擘窠及飛白狂草,宜其有取於赤城椶筆也。

 

    跋文強調王問「縱筆飛白」的草書,其風格「遒逸勁迅」、「神采飛動」,這可以香港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所藏王問〈春夢婆詩卷〉為代表。

    此書蹟為紙本,縱35公分、橫847公分,此詩見於《王仲山先生詩選》卷五,原有小引「蘇子瞻惠州時,一媼謂學士:『少年富貴,是一場春夢。』」,趙令畤《候鯖錄》卷七記載:

 

    東坡老人在昌化,嘗負大瓢,行歌於田間。有老婦年七十,謂坡云:「內翰昔日富貴, 一場春夢。」坡然之。里人呼此媼為春夢婆。

 

    宋哲宗紹聖四年(1097),六十二歲的蘇軾自廣東貶至海南島昌化軍,至元符三年五月,大赦天下,移至廣西廉州安置。後以春夢婆表示世事變化無常,虛幻不實。〈春夢婆〉一詩,陳述青年才俊年少輕狂,流連聲色,受到權貴的賞識,名聲直達天子,獲賜駿馬,允許直入宮廷。在春日時,大擺宴席,席上駱駝、猩猩、燕窩羹等珍貴美食,滿缸醇酒,成群嬌妾陪伴。宴罷後,入室調情,雖然歡愉,但時間如流光,死後埋葬土堆,寂寞淒涼,人生就如春夢,醒後終歸塵土,又能如何呢(圖3)。〈春夢婆〉詩可算艷情詩,王問中年喪妻不再娶,詩風也是特例。此詩以蘇軾典故來為引子,或有所指,已不可考了。

    〈春夢婆詩卷〉通篇氣勢奔放,不拘形象,破鋒與渴筆飛白表現更為鮮明,豎畫常一筆直下,如「何」「啼」為一字一行;或二字一行,如「兩行」「吹竹」等字的豎畫,常出兩三段的飛白。其署款「仲山王問書何陋軒」,更為渴筆飛白的表現。(圖4)陳獻章與陳淳的草書,是王世貞用來和王問比較的對象。北京故宮藏有陳獻章〈草書七言詩〉,款書「弘治癸丑冬至前二日,石齋在貞節堂書」,時間為弘治六年(1493),陳獻章六十六歲。(圖5)由於使用茅龍筆,容易有渴筆的效果,然線條無法做連續的牽帶,字勢的飛動感不足,這即是王世貞所認為的「白而不飛」。

    王世貞猜想王問草書的飛白渴筆,是用特殊的「赤城椶筆」,「椶」為「棕」的異體字,西晉左思的〈蜀都賦〉有「其樹則有木蘭梫桂,杞櫹椅桐,椶枒楔樅」,「赤城」是指四川的青城山,故「赤城椶筆」是指四川棕櫚葉為材料所製成的筆。〈春夢婆詩卷〉王問所用的筆,似乎是筆尖不易聚攏的質材,故無尖銳的起筆與出峰,運筆技巧若不純熟,轉折上無法稱心如意。此筆用於寫迴轉的大動作,似乎顯得非常適合,如「珂」「訶」「綺」「䋪」「阿」迴轉向左出鋒為一組,「過」「邀」「筵」向右回轉為一組,「顏微」「笑回」「錦窩」「歸山」上下字相連為一組(圖6)。為寫此長卷大草,王問事先磨了不少墨,在卷末可見墨汁不多,便以純熟的技巧,用渴筆與減筆來書寫,落款處純以渴筆完成,寫下漂亮的句點。王問結字採用減筆的方式,這或許是讓王世貞聯想到陳獻章的理由。

    香港近墨堂所藏陳淳〈李白把酒問月詩卷〉,寫於嘉靖十六年(1544),時年五十五歲。(圖7) ,王世貞認為陳淳草書「飛而不白」,是就整體書風而言,然而此〈李白把酒問月詩卷〉,在陳淳書蹟終算是「飛」、「白」兼具。一行在二字與四字之間,字型的大小比例甚巨,字型刻意左右擺盪以營造搖曳生姿之感。字勢非常飛動,墨色雖淺但滋潤,偶有飛白,但是和王問〈春夢婆詩卷〉相比,則顯得較少。王世貞認為陳淳終當讓王問一頭地,評價如此之高,亦出乎今人的理解。

 

四、〈贈雲望先生詩冊〉:無錫隱居生活紀事

    相較於〈春夢婆詩卷〉,近墨堂所藏另一王問〈贈雲望先生詩冊〉,內容與書風呈現另一面貌(圖8)。詩冊為十二開,每開縱26.7公分、31.9公分。由〈至日作〉三首、〈上點易臺〉、〈訪吳山人不遇〉五首詩組成,均收錄於《王仲山先生詩選》卷八。受贈者為「雲望先生」,在朱彝尊(1629-1709)《明詩綜》卷九十一、活動於康熙年間的沈季友《檇李詩繫》卷三十二、盛楓(1661-1706)《嘉禾徵獻録》外紀三,均記載方澤,字雲望,號冬谿。嘉善人,秀水精嚴寺僧,嘉靖時詩人。當時唐順之、陸光祖、戚元佐、彭輅、項元淇、張之象、方豪、徐中行、王世懋等,皆為其友人。

    王錫爵〈仲山王公墓誌銘〉記載王問隱居的狀況:

 

    三十年足跡不一至城。…嘗書數語于屏曰:「訓吾以道德者,吾拜而師之。授我以文章者,吾敬而受之。貽我以清言者,吾洗耳以聽之。求我以詩畫者,吾量已以應之。告我以家事者,吾既有人以任之。語及時事者,吾厭聞之。語及公府事者,隱几不應,絕之。」

 

    可知王問絕交往的對象以道德文章、清言談玄之人為主,〈至日作〉三首可呼應王錫爵的記載:

 

    銅渾聲轉夜沈沈,絳蠟凝寒草閣深。兀坐匡牀獨觀省,一陽胚處見天心。

    庭樹籠寒曙色分,露臺翬起凈江氛。山人遇節猶占歲,日馭新乗五色雲。

    野梅枝上囀春禽,又見青陽過歲陰。獨坐芸窗無客過,年來常是閉關心。

 

    〈至日作〉之一句中有「一陽胚處見天心」,可知為冬至日所作,參見北宋邵雍《冬至吟》:「冬至子之半,天心無改移。一陽初起處,萬物未生時。」第一首寫「觀省」,深夜端坐床頭,體會萬物在寂靜中的生發之象。第二首寫「占卜」,在曙光中感受景物和歲月的變幻。第三首寫「閉關」,獨坐書齋,沒有客人來訪,生活如與世隔絕般。

    〈上點易臺〉詩文:「古華山前落日黃,百年耆碩有祠堂。畫前無象誰能點,閒看松雲坐石牀。」古華山,即無錫惠山。《明史‧儒林傳》將王問附於邵寶之後(「其門人,同邑王問,字子裕,以學行稱」,「點易臺」是其師邵寶點讀易經之處,正德十一年(1516)邵寶在惠山之麓建尚德書院,〈尚書臺紀夢次萬晦之韻》序文提到「正德庚辰,予作點易臺於惠山之麓,恍然如夢中所見」,庚辰為正德十五年(1520)。邵寶關於點易臺的吟詠,有〈慧山書院十五詠〉,其十一為〈點易臺〉:「有象本通玄,義不在句讀。道人坐高臺,忘言對蒼岫。」邵寶去世後,書院改成邵文莊公祠堂,故王問詩中有「百年耆碩有祠堂」句。

    王問的書法表現,王錫爵〈仲山王公墓誌銘〉提到:

 

人稱先生詩類韋蘇州,書類米芾,又類黃涪翁。蓋神理所至,懸合古法,實未嘗斤斤效也。先生行既高,海內大夫士望之如神龍不可玩狎,則爭購其詩若畫寶藏之,于是先生遂以隱操名天下。

 

    從文中可知王問書法就是文人字,而且是字以人顯,書風雖然有點類北宋的米芾、黃庭堅,亦是取其大意,非一點一畫的相似。王世貞《弇州四部稿》卷一百五十四説部提到:「無錫王問,有髙名。作行草及署書,本無所師承,而風骨遒勁。」〈贈雲望先生冊〉整體觀來,有點近似米芾,但純是自家風貌,很難說承襲自某家。

    與〈贈雲望先生冊〉書風接近的書蹟,是臺北故宮所藏〈詩帖冊〉十二開(圖9),王問款書「嘉靖丁巳,石川翁壽七十,余既為圖贈之,含真體道,竊與同志,賦此書之上方云。仲山王問。」可知寫於嘉靖嘉靖三十六年(1557),王問六十一歲。石川和王問是同道中人,專於養生之道及好讀《易經》。〈詩帖冊〉後有文震亨的題跋(圖10)

 

    仲山先生書中名家,而此冊尤酷肖米海獄書、懷素草書歌,不作牛鬼蛇神態,幾於先太史並駕,非近代作狂草者可比也。因題以見前輩之能事不可及云。

 

    文震亨甚為清楚先祖文徵明的各式書風,從王問的〈詩帖冊〉看到米芾與懷素的樣貌,這都是文徵明早期學習過的書家。〈詩帖冊〉仍帶有強烈的文徵明的影響。近墨堂所藏的〈贈雲望先生詩冊〉不見文氏的影響,純是王問自身的面貌,故時間應為更晚。

    此〈贈雲望先生詩冊〉與〈春夢婆詩卷〉雖無年款,但都鈐有印風相同的「臺憲之章」,臺憲是指御史臺官員,王問於嘉靖二十六年,五十一歲時,受命為廣東按察司僉事,按察司對地方官員行使監察權,僉事專司判斷官事,故「臺憲之章」僅能作為時間的上限。所幸,此印在王問的書蹟上常出現,卻有數方不同的形制,上海博物館藏王問書於萬曆二年,時為七十八歲的〈草書自書詩卷〉,其上所鈐的「臺憲之章」(圖11),形制與〈春夢婆詩卷〉、〈贈望雲先生詩冊〉相同(圖12),故可斷近墨堂所藏的王問二件草書,為晚年書蹟。

 

五、小結

    王問為了奉養高齡父親,於嘉靖二十七年辭官,隱居無錫蠡湖的寶界山近三十年,終不復出。隱居期間的倭寇作亂,王問甚至帶父親避亂於南京。父親王澤於嘉靖三十七年以八十九歲高齡善終,王問完成移忠盡孝的大事。王問由於道德文章顯著,其名聲反因為隱居更為世人所景仰而光大,王錫爵與王世貞為王問的後輩,均甚推崇王問的學行詩作之外,更及於書法。王問學習古人以意臨為主,形態多樣,自我風貌強於古人的影響,被王世貞認為無所師承。由於人格為當世所重視,從書如其人的角度,王問書蹟也被士大夫所收藏,故可視為文人字。雖然王問在文人圈名望甚高,由於無相關書論傳世,亦無參與時世的書畫發言,故身後書名不顯。以此小文,略勾勒出王問的生平大節與書法特色,庶幾對明代書史有所補益。

注釋

參考書目
廖寶秀:〈乾隆茶舍與竹茶爐〉,《啜墨看茶:2004茶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北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,2004),頁113-12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