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
關於基金會
認識基金會
學術委員會
新聞資訊
媒體報道
活動一覽
專題訪問
研究資助
學術文章
近墨堂藏品
藏品搜尋
藏品列表
出版刊物
聯絡我們
主頁
出版刊物
出版時間
2017
11
詹景鳳 草書《樂府詩》
明嘉靖以來,徽州人在財富迅速積累的同時,也試圖突破主流的蘇州文化,尋求自身的文化地位。詹景鳳作為這一時期徽州文化的代表,不僅是造詣很高的書法家、極具影響力的鑒賞家和理論家,而且曾與當時的文壇領袖王世貞論戰,積極爭奪話語權,是晚明區域文化競爭中的重要角色。在鑒賞領域,詹景鳳有「新安具眼」的美譽。...
王寵 行草書《少陵廿五絕句》
研究王寵的專家、《雅宜山色:王寵的人生與書法》作者薛龍春教授,為這件作品撰有精彩解讀文章。此《少陵廿五絕句》卷,碧箋界格本,頗見慎重,潘伯鷹跋云「碧箋界格,當時已是精品」,書於嘉靖九年(1530),是王寵晚年重要的代表作。書杜甫《夔州歌十絕句》、《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》、《春水生二絕》、《戲為三...
陸深 行書《白雁詩八首》
在明代中期,陸深是松江的主風雅者,他不僅有功名和政治地位,還有學術、書法上的成就,而且在鑑藏古籍書畫、追求閒情雅趣等方面,也完全不輸給吳門的名士們,錢謙益稱其「博雅為詞林之冠」。此《白雁詩》冊不僅是陸深晚年的詩書代表作,而且有莫如忠、董其昌的經典題跋,兩代「松江書派」盟主的評論和推崇,令其成為...
陳淳 行草書《千字文》
此《千字文》冊原為王南屏舊藏,著錄於《玉齋珍藏明清書畫精選》。除此冊外,陳淳另有五本《千字文》存世。《千字文》因其文不重疊,歷代能書之士多有抄寫,趙孟頫以後更是書家日課時選,陳淳同時書家如祝允明、文徵明、王寵、文彭等都有《千字文》作品存世。陳淳晚年屢書千文,或有為後輩示法之意。 ...
文徵明 行書《中秋詩》
此《友梅圖及中秋詩》書畫卷流傳有序,十七世紀時入明末清初收藏家梁清標之手,十九世紀下半葉為江蘇陳長吉、狄學耕所有,二十世紀上半葉又經海上狄平子、吳湖帆、張蔥玉、譚敬等人遞藏,三百年間能被七位大收藏家珍賞的,當非凡物。吳湖帆評《中秋詩》卷「為衡翁得意筆」。 若論明代成就最高、...
祝允明 草書《述行言情詩》
祝允明作品的贗品問題是一個典型,是無數需要重新鑒定的古代大師作品中的一個。祝氏在他生活的年代被稱為「國朝第一」,去世沒多少年便贗品滿天下,到了明末,聲名被大量的贗品淹沒,甚至大大影響了後人對其在書史上的評價,一度幾乎成了惡俗的代名詞。今天人們以為的祝允明典型面目,大部分是贗鼎,而真跡卻往往被埋...
劉珏 草書《草書歌行》
《吳門具眼:明代蘇州書畫鑒藏》的作者、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副研究館員黃朋,為此件珍品帶來精彩解讀。劉珏是明前期蘇州最重要的書畫家、詩人、收藏家,他和杜瓊、徐有貞、沈貞等人成為吳門書畫流派的先驅。劉珏在藝術史上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和折輩相交的「知己」沈周之間的交往,以及劉珏山水畫風對於沈周的直接開啟...
宋克 行書《賢者帖》
宋克是元末明初書法大家,明正統皇帝偶見宋克書法,驚呼其為「我朝王羲之」。在元末,宋克書風突破了趙孟頫的書法籠罩,以章草筆法融入楷、行、草書,遒勁高古,是一種變革的力量。可以說,明朝頭一百年的書法家幾乎都在他的影響之下,明中期有「本朝書當以宋克為第一」之評。 寫於六百多年前的...
徐有貞 草書《水龍吟詞》
徐有貞在明代歷史上是大人物,一生起伏極大。其書法被文徵明評為當朝第一,更是培養了外孫祝允明,指導其書法。從對吳門書派的直接影響看,其實徐有貞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奠基人和開山祖師。在考證《水龍吟詞》的過程中,發現蘇州博物館藏劉珏《煙水微茫圖》是一件偽作,而《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》所收的徐有貞「東海徐元...
李倜 楷書《九歌》
《九歌》是李倜現存最早及有紀年的一件完整作品,全篇一千三百餘字,無一字不精,無一筆懈怠,如風展舒雲,輕鬆劃過,其實每一筆皆如獅子捉象,全力以赴。而且這件書法用的絹料,是他命匠人仿造宋人烏絲欄絹的織法所織造,烏絲欄是織出的而不是畫上去的。 李倜書畫兼善,與趙孟頫同朝為官,年齡...
《近墨堂法書叢刊(第一輯)》(一套十冊)
《近墨堂法書叢刊(第一輯)》新進出版,彙輯了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的十件重要藏品,包括李倜、宋克的兩件元代書法,和徐有貞、劉珏、祝允明、文徵明、陸深、陳淳、王寵、詹景鳳等明代書法家的八件经典作品。創作時間從十三世紀末至十六世紀末,縱貫三百年書法史。 本套字帖的特色在於集書法學...